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学术前沿

创作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的三重境界

发布日期:2016-09-29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在 2 0 1 5 年 中 央 电 视 台 春 节 晚 会 上 ,歌 曲 《 锦 绣 》 就 是 一 个 表 现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蜀 秀 ” 的 节 目 。“ 芙 蓉 城 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 寸......”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民族情感和民族气 质,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习惯,对国家和人民有 着非凡的意义。作为广播人,有责任用声音去记录这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其中口传心授 的民间文学、戏曲、音乐等。但是,究竟如何更好地去记 录呢?笔者认为创作此类节目,可分为“三重境界”。

一、专注本体,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与 传承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非 遗”也处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时代的变迁、现代化 的冲击、商品化的影响,一些“非遗”失去了原有的土壤和 社会环境,慢慢地流失和消亡。因此,挽救和记录“非遗” 刻不容缓。广播节目创作者应该通过忠实记录“非遗”的 原生态,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为传承和保护“非遗” 尽一份责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近两年策划制作了 一 系 列 记 录 展 示 “ 非 遗 ” 的 节 目 ,节 目 选 取 有 利 于 广 播 声音展现的“非遗”项目,以及最具代表性的“非遗”传 人 ,从 人 物 入 手 ,以 点 带 面 ,记 录“ 非 遗 ”的 魅 力 。综 艺节目中心先后派记者和专业录音师分赴云南红河州石 屏县龙朋镇巴窝大寨村、贵州黎平县九龙村、青海共和 县石乃亥乡切吉村、黑龙江饶河和同江等偏远、基层的 地方,实地采录“非遗”原生态作品。这些鲜活、丰富、 珍贵的音响,也激发了采录者的创作热情,他们陆续编 辑制作了音乐专题节目《云上歌者——海菜腔传人后宝 云 》《 大 山 的 女 儿 — — 介 绍 侗 族 歌 师 吴 品 仙 》,文 学 专 题节目《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任务的——记格萨尔说唱 艺 人 才 智 》,戏 曲 曲 艺 专 题 节 目《 渐 行 渐 远 的 民 族 记 忆 连 绵 不 绝 的 历 史 回 声 — — 赫 哲 族 说 唱 史 诗 〈 伊 玛 堪 〉》 等。节目中,“非遗”传承人展示了精湛的传统技艺和淳 朴的传承愿望,就像格萨尔说唱艺人才智说的“我来到 这 个 世 界 是 有 任 务 的 ”。节 目 充 分 体 现 了 对 民 族 文 化 的 尊重与传扬,也提出了对传承困境的担忧。

       当然,记录原生态的珍贵音响,专注于“非遗”项目 本身的价值和传承仅仅是传播“非遗”节目的第一层境 界,要更好地记录展示“非遗”的价值,还要超越本体, 拓展外延,使其更具深度与内涵。

二、超越本体,凸显“非遗”的现实处境和 哲学思考

      “非遗”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折射着社会的万象, 有 着 浓 厚 的“ 文 以 化 人”的 礼 乐 作 用 ,大 部 分 是 先 辈 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是人们对忧乐、生死、祖先、 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一种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 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因此,“非遗” 的发展和传承必然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我们站在 目前的时间点上,应该用现代化的录音设备记录与之前 任何时候都不同的属于现在的“非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电视、互联网、移动终 端相继涌入闭塞的山村,搅动了“非遗”传承的“一池春 水”,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凸显出来。“非遗”的现实处境 究竟如何?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优秀的广播人在节目 中给出了超越“非遗”本体的深入思考和独特呈现。

      荣获亚太广播发展机构最佳广播节目奖的《传唱到 今天的千年史诗》节目在最初的采访时并不顺利,主创 人员在创作手记中回忆到:“好不容易等到翻译带我们 来到老人家里,见到了居素甫玛玛依老人,可刚谈了半 个小时,老人就说累了,要休息。就在一筹莫展时,采访 出现了转机,老人的孙女巴童出现了。巴童分别在北京和 西安读中学和大学,和她的交流自然而顺畅。我们几个 年轻人在一起,像聊天一样,谈服装、谈流行音乐,巴童 也谈她的经历,谈她的爷爷,还有她眼中的《玛纳斯》。 当巴童谈到要把史诗《玛纳斯》改成轻摇滚时,那一瞬 间,我们似乎找到了报道的走向。”一部在柯尔克孜族中 流传了千年的史诗《玛纳斯》,被文化学者称为“史诗中 的活化石”。一位86岁的居素甫玛玛依能把全部23万行 《玛纳斯》完整吟唱出来,被誉为“活着的荷马”。这些 于今天到底有什么意义?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围绕这一 选题做节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玛纳斯》和居素甫 玛玛依也都曾被媒体报道过。我们的报道和以往的报道 应该有什么不同?到这时,主创人员的视野和思维都打 开了,打破了“展现史诗的源远流长”和“讲述老人的人 生故事”的桎梏,尝试站在现代年轻人的角度去审视传 统,着力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对比中展开矛盾, 在矛盾中展示《玛纳斯》史诗的现实处境以及对未来命 运的关注”1。而这恰恰是节目最成功的地方。

      “非遗”节目真的不妨多站在现实的角度,架构起 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而不是仅仅打开尘封的历史。超越 本体,以新的角度将“非遗”拓展和外延,提升此类节目 的价值,使其更具现实意义。

      《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蕴含其中的哲学思考。节目开篇就有这样一段:

       【出歌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柯尔克孜族人在不 同场合演唱《玛纳斯》压混】

男:这是一部传唱了千年的史诗,每一个柯尔克孜族 人都知道它的名字——《玛纳斯》。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 斯和他7代子孙的故事。序诗中唱道:“荒滩变成了湖泊, 湖泊变成了桑田,山丘变成了沟壑,冰川变成了河湾,一切 的一切都在变幻,祖先留下的故事代代相传。”没有文字、 没有曲谱,完全靠口头传承,柯尔克孜人把《玛纳斯》传唱 下来,一代又一代,穿越帕米尔高原的白云与草场,《玛纳 斯》史诗从公元十世纪传到了今天。

“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幻”,不变的是“祖先留下的故 事代代相传”。然而,在相传的过程中,它又处在不断变 化的社会氛围中。比如节目中的这一段:

温:老人家,您懂刚才孙女说的上网吗? 巴童:他不会上网。(笑)
温:听说过吗?
巴童:现 在知道,因为我经常给 他说 上网,还 给 他起网名叫country boy,(笑)我爷爷说,行行行,哪天教 他上。我去上网,他还陪我去过一次,就在旁边看着我。

温:问问老人家,看你上网什么感受啊? 老人:(柯语、压混) 巴童:就是他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孙女在玩这些东西,感到社会在发展,毕竟自己的孩子懂得的 比自己多是件好事。

温:老人家有没有过这个想法,把你们的《玛纳斯》 写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老人:(柯语、压混)

巴 童 :他 说 ,他 想 过 很 多,今 生 今 世 的 愿 望 就 是《 玛 纳斯》被更多的人了解,能传播到世界各地,用各种的方 式和文字语言。

千年不变的《玛纳斯》,因为科技的发展,终究会有 一天被放到网上。唱了一辈子玛纳斯的老人真切地意识 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贯穿于节目中的关于“变与不变” 之间的哲学思考,又为节目架构出一个新的维度。

三、回归本体:还原“非遗”人类共同精神文 化遗产的本质

       当我们听到获得2013年亚太广播联盟奖(ABU Prize)广播类广播特写项目大奖的《布哈拉 百老汇—— 移 民 的 音 轨 》 时 ,可 以 感 受 到 一 种 更 高 的 境 界 ,那 是 一 种 回 归 ,即 在 深 度 挖 掘“ 非 遗 ”项 目 发 展 变 迁 背 后 的 历 史和政治根源之后,继而超越民族性,还原对“非遗” 项目本身价值的彰显,将其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来保护和传承。

       由德国RBB电台制作的广播特写《布哈拉 百老汇—— 移民的音轨》表现的是犹太人传统的古典音乐《6部木卡 姆》的历史与现状。《6部木卡姆》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 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世界古典音乐的重要组 成部分,广泛流传于中亚、南亚、西亚和北非,甚至波及欧 洲。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述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部木卡姆》源自布哈拉犹太人, 又融合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口传音乐和诗歌, 是中亚古典音乐的代表。由于政治的原因,《6部木卡姆》 在故乡乌兹别克斯坦遭遇生存危机,它随着移民流传到西 方,但又面临着被同化的问题。

       德国关于木卡姆研究的领先地位帮助作者珍-克劳 德·库纳获得了这个题材和一个独特的人物——阿里· 巴巴卡诺夫,生于1934年,是布哈拉酋长国埃米尔朝代 最著名的《6部木卡姆》演唱者勒维卡·巴巴卡诺夫的孙 子,也是当前所剩无几的研究《6部木卡姆》的大师之一。 《布哈拉 百老汇——移民的音轨》从一个人的故事写到 一个民族的命运,从一部音乐巨著的出版折射出一个民 族 的 心 灵 求 索 。2 犹 太 民 族 漫 长 的 移 民 历 史 有 着 复 杂 的 历史因素和政治背景,节目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深入和巧 妙的挖掘和体现。但是,节目超乎寻常之处在于,它不满 足 于 此 ,或 者 说 作 者 的 认 识 高 度 不 止 于 此 。比 如 节 目 中 有这样的几个段落:

       1.(诗歌)“闻一闻紫罗兰的芳香, 抚摸那女孩可爱的鬈发, 把郁金香的美色尽收眼底,
把杯中的美酒喝干。
玫瑰在催我们抓紧时间,
因为生命短暂。” 作者:音乐中令人狂喜的渐强使我们远离尘世...... (诗歌):“要学习,不要让你的身心在你的手中枯萎、凋谢。” 琼(英语):我也这么想。我觉得《6部木卡姆》就是用来引导人们经历痛苦和欢乐,以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

      2.阿里(说阿拉伯语,作者用德语解说,混):当然,反 犹太主义总是会有的。但在那位埃米尔和他的主管艺术的 大臣奥塔·亚罗尔的身上没有。当上帝赋予某个人一个好嗓 子的时候,不管他是什么民族。艺术不知道反犹太主义。

(《6部木卡姆》音乐,混) (诗歌):“在你一心追求知识的时候, 智慧躲开了你。
听我说, 别老看着你自己,
看看外面的世界。
把自由继承下来。”

      3.阿罗诺夫(说英语,作者用德语解说,混):这是哲学,这是生命。它让你忘掉了今天的烦恼。 (诗歌)“这个世界是谴责我,还是赞誉我,在我看来是一样的。” 阿罗诺夫:食物只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音乐才能满足你灵魂的渴求。

无论一个民族背负了怎样的苦难,历经了怎样的曲 折,但是“音乐中令人狂喜的渐强使我们远离尘世”,音 乐“不管他是什么民族”。一方面“非遗”有民族性,是 本民族祖先留下的遗产,带有民族的标签;另一方面“非 遗”又具有共通性,比如美感、正义、同情、劳动的艰辛 和收获的喜悦、爱情的甜蜜和忧伤等。因此,“非遗”是 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遗产,能够引发不同民族不同国 家的人的共鸣。当然,也要避免它们被同化或异化。“非 遗”节目如果能够表现出“人类共同精神文化遗产”这一 高度,无疑是又一次提升了境界。《布哈拉 百老汇——移 民 的 音 轨 》 就 达 到 了 这 一 境 界 ,完 成 了 一 个 螺 旋 式 上 升 的过程。节目着落到“非遗”本身,回归本体,还原其“非 物质文化”属性,即它们是精神食粮,能够“满足人们灵 魂的渴求”。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