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新社实习记者 梅宇顺 高子豪/文)
为传承诗歌文化,促进诗词交流,11月18日,由文华学院党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作委员会、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华学院基础学部、武汉市诗词楹联学会女子诗社共同举办的“第十届红枫艺术节——暨诗词吟诵交流活动”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开展。
主办单位文华学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冷卫国教授、副主任兼秘书长吴峥博士,副秘书长李艳从北京赶来参加这次盛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参会领导有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均华,女工委主任彭凤霞,常务理事蒋城关;武汉诗词楹联学会作为协办单位,会长罗庆云、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连庆、副会长程宝庆、程林、汪中华,办公室主任燕荣晖以及诗词指导专家朱焕玉等同志参加了活动。还有来自湖北高校、小学以及文化团队的众多诗词热爱者们,欢聚一堂,进行吟诵交流,传承优秀文化,共享文化盛宴。大会由武汉女子诗社社长薛姣、非遗中心中华汉诗舞研究所副所长王子璇主持,整个流程分为吟诵讲座、吟诵汇报交流及吟诵展演三个部分。
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委会主任吴铮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吟诵的发生学漫谈》的讲座。
吴铮博士为现场观众阐明了“吟诵”的概念,通过提出“吟诵是朗诵吗?”“是唱歌吗?”等一系列问题让现场观众初步地理解了“吟诵”的概念。随后,她播放了一段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吟诵的视频,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了“吟诵”。她说道:“同一诗词吟诵的韵调在全国各地都有所不同,这是深受当地语言和当地传承影响的,我们传承吟诵,保护吟诵就要收集各地的韵调,从不同中找相同,从而深度理解吟诵。”通过追溯古人乃至原始时代的先人来探源,调查发现汉语具有旋律性,一调一声,声音加长、有规律的停顿和声音高低起伏就形成了吟诵,通过吟诵可以表达不同地情感。最后,吴铮博士倡导大家学习吟诵,以此加强诗歌文化的传承,让吟诵代代相传,不绝于耳。
汇报环节,监利市弘源学校尹礼锦、鄂州新民街小学余小芬、湖北大学琴园汉韵吟诵团黄钰炜、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华吟诵文化研究所肖金云分别做了汇报交流。
武汉女子诗社社长薛皎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最近几年来他们再诗词吟诵方面所做的工作,空中课堂、云教学、线下教学活动等等,十分丰富。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吟诵文化研究所所长肖金云博士以“吟诵不辍、弦歌未绝——非遗中心坚守传承和使命”为题,讲述了非遗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古琴文化与吟诵文化的实践与研究情况。
吟诵展演环节,武汉女子诗社的骨干成员吟诵了《诗经·小雅·鹿鸣》,《鹿鸣》为宴乐之诗的代表,用此篇拉开序幕,取意为迎接各方宾客。女子诗社还演出了《诗经·周颂·丰年》,呈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丰收的期盼,展现出了中华古典诗词魅力。
远道而来的监利市弘源学校小学部的小学生们,伴着《仙翁操》的古琴曲,用稚嫩的声音,齐声吟诵《诫子书·诲学说》,被称为最美读书声。
来自潜江的吟诵星火培训师、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欧冰坛,弹奏着古琴,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语演绎了《陋室铭》,让人印象深刻。鄂州新民街小学余小芬为大家带来《师说》弦诵,弹着古琴,吟唱着古文,不禁让人感慨,小学语文老师们真的要多才多艺才能胜任。
湖北大学琴园汉韵吟诵团的两位成员,任歆、黄钰炜,一人弹奏着古筝,一人吟唱着《长歌行》,配合着演绎了古谱诗词吟唱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们对诗词吟诵的热爱。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古琴文化研究所所长、东腔调吟诵的传承人陈思中先生弹唱的弦歌《诗经·秦风·蒹葭》,再现了《史记》所记载的“(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场景,让现场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余音绕梁。
古诗词音乐创作人、高山流水琴会秘书长苏戈牧,弹着吉他,唱着自己原创作曲的《天净沙·秋思》,让人耳目一新。
清风书院吴淑兰、柳叶、柳慧吟诵了《诗经·卫风·木瓜》,为我们呈现了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之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均华现场声情并茂地演绎了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他脱下外套,潇洒地扔出去换美酒,一举手,一投足,放佛这一刻,他就是李白。
“武汉女子吟诵诗舞社”的授牌仪式也再此举行,期待诗词、吟诵与传统舞蹈的融合呈现形式。
最后,来自文华学院汉语言文学21级的100多名学生带领全场齐诵经典《大学》,将活动推向高超,让观众感受到青年人对中华诗词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女子诗社的社长薛姣谢幕致词,她表示,此次活动十分成功,现场嘉宾将吟诵的多方面形式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呈现,交流的效果非常棒,希望以后大家能继续加强交流,共同为诗词、吟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参与活动的领导、专家和爱好者们一同上台合影留念,气氛和谐。至此,“文华学院第十届红枫艺术节——暨诗词吟诵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文字编辑:邓欣怡 张雯妍)
(摄影记者:徐杨洋 申紫翔)
(图片编辑:黄庆爽)
审核:肖金云 龚效 终审: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