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东湖吹笛景区太渔桥的油菜花开正当时,满地金黄迎春风,太渔桥藏在花田里,男女老少的游客们漫步在桥上,驻步在花田里拍照纪念,春日的暖阳铺在花田上。桥、花、人,仿佛是动态的油画,这幅画的名字叫做“渔桥浪金”。
2021年下半年,森林公园与我校非遗中心达成合作意向,由非遗中心负责本次“渔桥浪金”文旅的公益宣传片的演出及拍摄。非遗中心副主任肖金云老师和古琴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谭润芳老师负责本次拍摄活动的策划,邀请了校内的古琴社、汉服社、国学社、武术队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队伍、武汉兰韵昆曲社参与演出,邀请古琴社、武术队的指导老师谭润芳、蒲李周、程朋举等多位老师参与指导,并邀请湖北日报进行航拍,校内方蔚老师镜头拍摄。因尚在疫情期间,团队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诸多准备,严格遵守学校的疫情防控纪律,人文学部的余宝睿书记提供了诸多帮助,确保了学生能顺利参与活动。
文华非遗中心一直致力于把武汉特色的古琴文化和知音文化推向大众。在校内,古琴在红枫文化节上大放异彩,特色古琴文化课深受学生喜爱;在校外,古琴置身油菜花田演绎春日花歌,文华学子轻轻拨弄琴弦,琴声穿梭在花田里,洗涤游客的心灵。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的肖金云老师是这次活动的总策划,她提到景区的名称是文化品牌塑造中重要的一环,“渔桥浪金”也有着其特别的含义——古时即有传说,姜太公坐于桥边垂钓,朱元璋立于桥头吹笛。这为太渔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便将“渔桥”二字融入其名。后二字是因油菜花梯田错落有致,春风拂过花海,掀层层起伏,阳光射在湖面,映金浪滚滚。
古琴社社长张健说到:“能在油菜花田里弹奏古琴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以前从来没有把油菜花和古琴搭配起来。”金黄色的油菜花衬着栗壳色的古琴,暖日映照非遗文化,古琴声婉转悠扬,古琴社的同学们把木桌架好,轻放古琴,置棋盘对弈棋局,上了一堂公开课,而学生是游客们。
汉服社的同学们身穿不同朝代的汉服,漫步在花田中,风吹起了裙摆,手摇铃鼓,少女们的一颦一笑皆温柔韵致,莞尔一笑,嫣然无方。少年们在一旁闲聊,谈谈这难得的春日美景。汉服社社长陈俗桦谈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们社团很少能够有机会来到校外,这次活动有点像春游,大家一起来油菜花田游玩拍照,有好多游客还给我们拍照就感觉好荣幸。”
暖风吹拂着绣衣,手握长刀斩风飞舞。武术社的同学们身着轻巧的绣衣,少女化身女侠,英姿飒爽完全不输男儿郎。少年们抱拳作揖,切磋太极拳招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中,将太极拳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如武术指导老师蒲李周老师所言,太极拳文化是中国本身的,也是世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次活动展现了武术的精神,也体现了武术的魅力。时代为武术精神增添了新的亮色,曾经习武多是为对抗,如今习武多是为修身。本次活动也顺应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这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更是制度自信的体现。
一瞬间,宛如穿越到古代,领悟非遗文化,观赏春日美景。春天的色彩就是如此的饱满,游客们都驻足欣赏,拿起相机记录着。最后,肖金云老师宣布本次宣传片拍摄兼踏春圆满结束,组织大家安全返回。
此次活动让游客们切身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汉服的典雅、武术的刚柔和古琴的细腻。开春以来,鲜少有机会能够看到如此美景,文华学子在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从室内走向大自然,他们热爱着这些文化,不遗余力地去宣传这些文化。
文字 | 彭紫婕 蔡红萍
图片 | 方蔚 湖北日报 彭紫婕 肖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