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心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成果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文华学院报道】游百亩花田 展非遗之美——2023年森林公园太渔桥油菜花田非遗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3-03-24    发布人:    访问次数:

来自:文华学院文化新闻网  2023-03-23

319日,文华学院非遗中心带领来自各学部的100多名师生,在森林公园太渔桥百亩油菜花田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非遗展演活动。本次活动既是一场传统文化展示与传承的公益演出,亦是将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搬到田野上的实践。

在一望无际的花海里,活动以花海红毯走秀《畅游花海》拉开序幕来自汉服社、佾籥诗舞社的朝气少女们,穿着典雅的汉服、舞服,款款而行红毯中间相遇之际她们与自己服饰相匹配的礼节向对方行礼再现了中华服饰之美、礼仪之美。随后,汉服社的孩子们在花海游花,佾籥诗舞社的孩子们在花海跳着传统舞蹈,一举一动,柔美、舞美尽显。舞蹈表演系教师、中华汉诗舞研究所所长穆兰老师全程指导,认真而专业,传统舞蹈之美才得以完美呈现。

 

武术队表演《卧虎藏龙》气场全开。9人舞太极刀,4人舞龙,太极刀上下翻飞,铿锵有力,红龙金龙绕人翻飞,雄劲而圆润,“武”出了中华武术独有的气魄武术队由公共体育系教师、太极拳文化研究所所长蒲李周精心培育,多次呈现传统体育之“武”美,令人耳目一新。

古琴社、国学社呈现了传统的琴棋书画之美。孩子们散落在花海,树下有身着华服的女孩儿在弹奏古琴,琴音袅袅,花海里,沉静内敛的箫声、悠扬欢快的笛声,声声入耳。田间地头,有几人悠哉地喝着茶,下着围棋,还有几个女孩儿在亭下泼墨挥洒,写字作画,与春日的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古琴社还带来了琴曲《笑傲江湖》《曲水流觞》《半山听雨》《卷珠帘》、原创古琴情景剧《佳人曲》《阳关三叠》等,形式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很多游客一直跟着队伍围观,流连忘返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陈思中副会长带领一群学生呈现的东腔调吟诵《陋室铭》陈思中副会长坐在矮桌前,身前坐着十几个汉服学生,他用深沉、古朴的腔调吟诵着《陋室铭他引吟一句,学生跟着吟诵一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引人入胜,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年前刘禹锡的陋室,回到了古代的私塾先生教学的场景据非遗中心常务副主任肖金云博士介绍,陈思中先生的东腔调吟诵,已于近日被洪山区文旅局列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为文华学院和关山街。

 

最后的两个节目《听琴》、《渔翁》,创意来自武汉的文化名片——“知音文化”、太渔桥太公钓鱼的传说。古琴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谭润芳带领古琴社的骨干成员在东湖之滨、油菜花地、在山水之间弹琴听琴,用在中华大地传承了4000年的古琴之声,表达了寻觅知音的美好、质朴的愿望。《渔翁》的节目契合了森林公园太渔桥太公钓鱼的传说,渔翁的造型自然、古朴,在苍茫天地之间垂钓,其悠然自得的心境,令人叹服、向往。

 

 

据了解,文华学院参加本次活动的师生人数达到100多人,成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部。人文学部中文系、新闻系和基础学部公共体育系、舞蹈表演系均派出了骨干教师带队带节目参加活动,给与了大力支持。公共体育系教师、非遗中心古琴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谭润芳,担任本次活动的总负责人,主持了策划与导演工作。电教中心的吕主任及其团队承担了拍摄、后期制作工作,多次现场考察,沟通拍摄方案。宣传部文新社、新闻系《今日湖北》非遗板块派出了10多位学生记者,参与现场的拍摄、访谈等工作。来自古琴社、佾籥诗舞社、汉服社、武术队、国学社等学生社团的70多名学生参与演出,贡献了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的传统节目。

本次活动既是非遗中心组织的一场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活动,亦是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具体呈现。个性化教育是文华学院的办校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非遗中心多次尝试传统文化实践放在真实的场景之中,如景区、社区、田野,以最传统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生活中的运用,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思考文化的呈现、传承等问题,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师生利用业余时间服务于附近的社区、景区,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我们的责任肖金云博士表示:“我们的活动是公益活动,师生参加活动是积极、自愿的,努力教师、学生提供舞台,剩下的得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去感悟,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