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非遗

非遗名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名录 -> 湖北非遗 -> 正文

湖北非遗

武汉市洪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日期:2022-08-15    发布人:    访问次数:

第一至三批:

1、《闵文秋》(祖传医药治疗)祖传的拔毒膏和生机散主治外科、皮肤科、疔疱、骨髓炎,特别是对乳腺炎症、病毒性疱疹、婴幼儿湿疹有独特疗效。

2、《吕氏棕编》祖辈传下来的草编艺术,吕仁龙目前是第四代传人,分为湿棕和干棕,可编飞天走兽、水里动物,种类六七十种,如十二生肖等。作品鲜明逼真。

3、《故事风筝》曾庆年利用塑料袋等环保用品制作各类风筝百余种,创新拓展传统放飞风筝技艺演变成天空当舞台讲故事,展示龙飞风筝绝技。展演故事如《西游记》、《敦煌飞天》、《鹊桥会》等。

4、《楚风布贴画》王传芬布贴作品完成过程全手工,以剪代笔,以面料为主,充分调度纺织品面料的色泽、花纹、质地、肌理通过构思、设计完成各种视觉效果与其他艺术形式迥然不同的艺术作品。

5、《高把龙灯》高把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符号。根据洪山社区的老人介绍,高把龙距今已有至少100年以上的历史。玩高把龙主要是为了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农业有个好收成;同时也是一种过年给亲戚朋友拜年,增加节日气氛的一种手段。

6、《北洋桥传说》我市唯一尚存原貌的石拱桥,与赵州桥结构相似。现在人们看到的北洋桥,是明弘治甲子年(1504年)重新建造的,离现在整整510年。整座桥构造古朴、设计精巧、经久耐用,充分体现了古代建桥者和维修者的智慧。北洋桥人热爱这座家门口的石拱桥,把它当成祖辈传承下来的瑰宝,世代自发地保护着这座桥。

7、《微雕》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史立峰用专用刻刀在玉、黄金、象牙、头发等物上进行雕刻。作品置于百位放大镜下,线条优美流畅,细微之处如衣鬓须眉、盔甲兵器,淋漓尽致,使人忘却这是在数百倍放大镜下的微雕作品,以为是一幅工笔丹青佳作。史立峰用他的双手为这门传统的技艺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为这冰冷的石块、细微的发丝赋予了神活的灵魂。

8、《洪山菜苔》的传说菜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史料记载,在《齐民要术》、《唐本草》、《唐本草注》《本草纲目》等古书中,都有关于紫菜薹的记载。洪山菜薹则在唐代成为著名的蔬菜,自此一直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与武昌鱼齐名。

9、《陈派古琴》古琴艺术历史悠久,刘庆义读中学时与陈树三先生是邻居,由学校老师推荐随陈先生学习古琴,甚得陈先生真传。

10、《胡氏脱手剪纸》胡平剪纸传承已有百余年,祖辈们喜好剪纸,两代人剪出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等传统剪纸传颂乡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创造,在传统的剪纸特色上,又糅合了南透北张风格,完善了飞剪自如的脱手胡氏剪纸技艺。不需要事先描画,在脑中构思好,只通过剪刀,采用剪、挖、成弧形,古代纹饰法等技艺手法,迅速将复杂图案一气呵成,达到图案清晰,空间布局疏密适中。

11、《毛线编织画》印迎春毛线编织画作品富有创意,编织方法巧妙运用,得体,色彩搭配协调,艺术审美高,给人以实用性和美好的艺术享受。汉派毛线编结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异形毛线编结浮雕性的图案,达到立体效果。

 

第四批:

洪山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1项)

  传统技艺VIII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和单位

1

VIII-2

《韩氏楚香制作技法》

张家湾街文体站

  洪山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扩展项目名录

  (共1项)

  传统音乐II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和单位

1

II-1

《古琴艺术》(广陵派)

关山街文体站

 

 

第五批:

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6项)

传统美术(3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和单位

1

   Ⅶ-7

  《传统插花艺术》

     和平街

2

   Ⅶ-8

  《兽形布艺绣》

     珞南街

3

   Ⅶ-9

   《传统拼布》

     关山街

传统技艺VIII(2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和单位

4

VIII-3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关山街

5

VIII-4

      《传统木旋》

   卓刀泉街

传统医药 Ⅸ(1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和单位

6

   Ⅸ-2

《精准针刀疗法》

      珞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