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

中心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成果 -> 实践成果 -> 正文

实践成果

文华学院师生远赴张家界探秘“桑植民歌”

发布日期:2016-07-12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7月12日张家界电 :“今朝遇到对门伢哥,和气伴来妹儿呀喂……”乐曲悠扬,歌声嘹亮。8日上午,一节别开生面的“桑植民歌”非遗课程在张家界市老年大学悄然上演。

授课的是来自张家界市戏剧协会主席、张家界市文联副主席尚铁流和谷季秀两位国家级演员,学艺的却是来自湖北武汉文华学院人文学部的暑期社会实践队18名师生。从东湖之滨到澧水河畔,一节跨越500公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拉开帷幕。

近年来,该校以“非遗进校园”为主题,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深入探索践行 “湖北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新模式,努力打造“非遗文化进校园湖北样板”。

访谈调研 发放问卷 实地探秘“桑植民歌”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自古以便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艺术风格质朴粗放,风趣诙谐。是国务院第一批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

6日一大早,队员们便从张家界市区驱车前往桑植县。他们先后前往桑植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中心,详细了解桑植民歌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当日下午,队员们又走上街头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调研桑植民歌的传承现状。

7日上午,实践队又前往吉首大学,专程拜访该校音舞学院的院长唐志明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景军教授,同他们深入探讨桑植民歌的校园传承教育,学习借鉴吉首大学“非遗进校园”经验作法。

国家级演员亲自授艺 大学生争当桑植民歌传承人

“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让学生们能真真切切地领略桑植民歌的独特魅力,实践队提前与张家界戏剧协会主席尚铁流和张家界文联副主席谷季秀两位国家级演员取得联系,请他们指导学生们学唱桑植民歌。

8日上午,两位老师在张家界老年大学为学生授课。尚铁流和谷季秀从语言、歌词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讲解了桑植民歌的艺术特色,并教大家演唱桑植经典民歌《又有好久没唱歌》。

当日,实践队员张龙走上了讲台,“虽然在吐字发生和语音语调上存在一些障碍,但学起来还是很有意思”,这位来自武汉的少年现学现唱,逗乐了全场师生。

“学生们唱起来有板有眼,我们两老为了这节课准备了很长时间,学生们今天的表现让我很欣慰”谷季秀动情的说。

请进来 走出去  非遗进校园,“常进常新成常态”

“非遗进校园,全国各地都在探索,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园常态化,见实效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问题。”实践队指导老师孙国洋说,“组织这次跨省份的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让大学生们明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紧迫性,并真正爱上非遗文化。”

“我们建立了非遗学生,把一批爱好汉服、剪纸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策划组织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定期请非遗民间传承人到学校开展交流。”孙国洋介绍,近年来,该校申报建设了湖北省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未来该校不仅会把非遗传承课题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知识讲座、选修课传承非遗文化,还会策划各类活动,并把非遗文化融入进校园雕塑景观建设,通过各类创新形式和手段,让学生真正“爱玩,爱学,爱传承”。

孙国洋说,非遗进校园既不能“雁过留声”,也不能“旧调陈词”。要想见实效,就要使非遗进校园“常态化”,同时还要有创新,“新瓶装旧酒”,传播手段跟得上时代发展节奏,才能吸引年轻人参与。“常进,常新,成常态”,非遗文化才能在校园内“落地生根”。